養雞技術:雛雞早期死亡原因?如何有效預防

剛孵出的雛雞身體發育不完全,免疫力很低,極易受到環境中存在的多種病菌,以及經由母體傳播的疾病的影響;雛雞因為體內的自我防護系統還沒完全建立,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弱,在飼養過程中常常因為疾病或管理不當而死亡,在養雞過程中,雛雞的早期死亡占有較大的比例。 據臨床調查結果來看:死亡的原因主要有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,前者約占雛雞死亡總數的35%,後者約占雛雞死亡總數的65%。


一、先天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
種蛋來自患有白痢、支原體、馬立克氏病等可經蛋傳播疾病的種雞,入孵前種蛋未清潔,蛋表面太髒或清潔不徹底,在孵化過程中胚胎由此染病,導致孵出的雛雞患病致死。
孵化用具不清潔粘有病菌,孵化時病菌侵入雞胚,使雞胚發育不正常,出雛後臍部會發炎形成臍炎,這是導致雛雞死亡率很高的原因之一
孵化過程中的原因。 由於對孵化知識掌握得不全面,在孵化過程中對溫度、濕度及翻蛋晾蛋等操作方面不當,造成雛雞發育不全,由此導致雛雞早期死亡。


二、後天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
1.低溫。 雞是恒溫動物,在一定範圍內的溫度條件下,能保持體溫相對恒定但在生產實踐中,由於低溫而導致雛雞死亡的比例很大,尤其在出雛第3天死亡會達到高峰。 造成低溫的原因是由於雞舍保溫效能差,外界氣溫過低,加溫條件弱如停電等,育雛室內有穿堂風或有賊風。 如低溫時間過長,就可引起雛雞大批死亡。
2.高溫。 造成高溫的原因有:
①.外界氣溫過高、雞舍內濕度大,通風效能差,雛雞密度大;
②.舍內加溫過度,或熱量分佈不均,高溫使雛雞體熱和水分的散發受阻,體熱平衡紊亂。 短時間的高雛雞有一定的適應和調節能力,若時間過長,雛雞就會死亡。


3.濕度。 通常狀態下,相對濕度的要求雖不像溫度那樣嚴格,但在濕度嚴重不足、環境乾燥雛雞又不能及時飲水時,雛雞可能會脫水。 在農村因有雞雛喝水會拉稀的說法,有些養殖戶只喂給市面售的配合雛雞料,不供給足量的飲水,從而導致雞雛因缺水而死亡。 有時因長時間飲水不足,突然供給飲水,雛雞爭飲,造成雛雞頭部、頸部及全身羽毛濕透,短時間乾燥不了易引發疾病死亡。
4.饑餓。 有多種因素影響雛雞采食和食欲,如育雛室過冷、過熱、濕度過大、通風不良、譟音、光照不足、雛雞密度過大等不良因素,或其他如料盤、水盤數量不够或放置不當,飼料或飲水品質不良,或有疾病感染等,都會導致雛雞因饑餓而死亡。
5.營養因素:雛雞的營養需求較高,如果飼料中的營養成分不足或不平衡,可能導致雛雞出現營養不良,從而影響其生長發育和抵抗力。
6.管理因素:飼養管理不當也可能導致雛雞早期死亡。 例如,飼養密度過大、通風不良、水源不潔等都可能新增雛雞的死亡率。


有效預防措施
溫度管理:雛雞對溫度比較敏感,出殼後1~3週內要保持35℃~32℃的减勢,隨日齡新增,以後每週降低2℃~3℃。 確保雛雞處在一個適宜的溫度環境中,避免因為溫度不適導致的生病或死亡。
控制濕度:出殼後10日齡內保持較高的濕度,有利於雛雞羽毛生長及防止脫水,10日齡後濕度要降低一些,以免誘發球蟲病。 一般10日齡內濕度為65%,10日齡以後為55%。
飲水管理:特別是經過長途運輸的雛雞,一定要及時飲水,否則會造成脫水。 採取自由飲水法,第一次飲水給予5%的糖水。 這有助於雛雞補充體力,預防脫水。


飼養密度:育雛密度過大,雞舍內會產生較多有害氣體,並會產生啄癖現象; 育雛密度過小,育雛面積和設備利用不充分,造成浪費。 一般平養時密度為每平方公尺20隻,籠養時每平方公尺。

110V自動孵蛋器推薦

新款迷你家庭型孵化機

16顆家用全自動雙電孵化機

NT$1650NT$1750
特價

新款迷你家庭型孵化機

16顆全自動孵蛋器(白色新款 110V)

NT$1500

新款迷你家庭型孵化機

64顆全自動孵蛋器(白色新款)

NT$2800
特價
NT$2000

新款迷你家庭型孵化機

120顆雙層全自動孵蛋器(白色款)

NT$3500
特價

新款迷你家庭型孵化機

36顆家用全自動雙電孵化機

NT$2500
特價
NT$850NT$1300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